凯发·k8国际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恶臭气体治理的源头控制与全过程治理策略

恶臭气体治理的源头控制与全过程治理策略

更新日期:2025-03-28      点击次数:10
  以下是关于恶臭气体治理源头控制与全过程治理策略的详细研究框架,涵盖关键环节、技术路径及管理建议,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化工园区等典型场景:
 
  1. 源头控制技术(核心:减少恶臭物质产生)
 
  1.1 工艺优化
 
  污水处理厂
 
  厌氧段加盖+沼气回收(减少H?S、CH?逸散)。
 
  投加化学抑制剂(如FeCl?抑制硫酸盐还原菌产H?S)。
 
  垃圾处理设施
 
  垃圾分类预处理(减少含硫/氮有机物混入)。
 
  快速堆肥工艺调控(高温好氧发酵替代厌氧降解)。
 
  1.2 物料替代
 
  工业领域:使用低VOCs原料(如水性涂料替代溶剂型涂料)。
 
  养殖场:饲料添加剂(如丝兰提取物降低NH?排放)。
 
  1.3 密闭化与负压收集
 
  重点单元(如污泥脱水间、垃圾卸料区)密闭化设计。
 
  集气效率优化(风量计算与气流组织模拟)。
  
  2. 过程控制措施(核心:阻断恶臭扩散路径)
 
  2.1 实时监测与预警
 
  部署电子鼻、激光光谱在线监测(H?S、NH?、VOCs)。
 
  建立恶臭扩散模型(AERMOD/CFD预测影响范围)。
 
  2.2 运行管理优化
 
  污水处理厂:调整pH(>8抑制H?S生成)、DO控制(避免厌氧死角)。
 
  垃圾中转站:缩短存储时间、高频次清运。
 
  3. 末端治理技术(核心:高效净化达标)
 
  3.1 技术比选与组合

技术 适用场景 优缺点
生物滤池 低浓度、大流量(如污水厂) 低成本但占地大,受温湿度影响
化学洗涤 高浓度酸性/碱性气体 高效但药剂消耗大,需处理废水
活性炭吸附 复杂组分应急处理 快速但更换成本高
等离子体催化 难降解VOCs(如硫醇类) 能耗高,催化剂易中毒
 
  3.2 技术耦合案例
 
  “化学洗涤+生物滤池”:先酸性洗涤去除NH?,后生物降解剩余VOCs。
 
  “UV光解+活性炭”:光解打断大分子链,活性炭吸附小分子产物。
 
  4. 管理策略与标准化
 
  全流程评估工具
 
  生命周期评价(LCA)比较不同策略的能耗/成本/环境效益。
 
  政策建议
 
  制定行业恶臭源强系数手册(如《污水处理厂恶臭排放清单指南》)。
 
  推动“恶臭污染在线监测数据”纳入环保税征收依据。
 
  5. 研究创新点建议
 
  智能调控系统:基于物联网的恶臭治理设施自适应运行(如根据浓度调节风机转速)。
 
  低碳路径:将恶臭物质(如H?S)转化为硫资源(单质硫、硫酸铵肥料)。
 
  社区共治:建立“恶臭污染地图”公众参与平台(结合投诉数据优化治理优先级)。
021-57486188-8217
欢迎您的咨询
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您用心服务
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 2025 凯发·k8国际  备案号:沪ICP备17038912号-1
沪公网安备31012002002495号

Sitemap